2021年04月30日
本地艺术家夏碧泉的雕塑、版画、水墨作品皆为人熟悉,但除创作外,夏还会记录本地及海外艺术展览,收集相关印刷品,并用镜头记录点滴。50年来,这些珍贵的收藏成为他的私人文献库,这些收藏不单是珍贵的记录,更是本地艺术史的一部分。
2012年,夏过世后三年,其家人希望完整保留夏先生的收藏,遂邀请亚洲艺术文献库组织整理600多箱记录的研究项目。当中共有约18,000个档案,单是相片就有逾 3,500张。整个项目自2013年开展至今已持续九年;将海量珍藏分门别类,用计算机扫描后转成数字数据。想象一下要将热带雨林内的一草一木分门别类然后再记录,团队就是面对如斯挑战。2020至2021年,华懋集团的资助令这项数字化研究项目得以继续,这也促进了跨领域艺术交流与教学,终于大馆举办名为《咫呎之内,开始之前:随意门及其他足迹》的展览。
在时间的长河里,活泼的艺术生命都是丰富却短暂的,如何令珍贵的数据与艺术品以另类方式存留于美术史当中,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化让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艺术资料,更令艺术文献免遭因耗损而消失的命运,让艺术家对香港艺术文化的贡献得以传承。
2012年,夏过世后三年,其家人希望完整保留夏先生的收藏,遂邀请亚洲艺术文献库组织整理600多箱记录的研究项目。当中共有约18,000个档案,单是相片就有逾 3,500张。整个项目自2013年开展至今已持续九年;将海量珍藏分门别类,用计算机扫描后转成数字数据。想象一下要将热带雨林内的一草一木分门别类然后再记录,团队就是面对如斯挑战。2020至2021年,华懋集团的资助令这项数字化研究项目得以继续,这也促进了跨领域艺术交流与教学,终于大馆举办名为《咫呎之内,开始之前:随意门及其他足迹》的展览。
在时间的长河里,活泼的艺术生命都是丰富却短暂的,如何令珍贵的数据与艺术品以另类方式存留于美术史当中,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化让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艺术资料,更令艺术文献免遭因耗损而消失的命运,让艺术家对香港艺术文化的贡献得以传承。
数字科技的应用无远弗届,既是一种记录方式亦是一种艺术媒介, 一场以数字档案为主的展览,让参观者亲身探究中外艺术史。
夏碧泉简介
夏碧泉(1925—2009),出生于广东新会,1949年移居澳门,与太太梁少薇结婚。1957年,迁居香港。夏碧泉是一位自学艺术家,他以创作版画、雕塑和水墨画而闻名。
-
《咫呎之内,开始之前:随意门及其他足迹》展览
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8月1日
时间:上午11时至晚上7时(星期二至日)
地点:赛马会艺方
票价:费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