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2日
凡有人聚居之地,必衍生坊眾娛樂。香港在上世紀初已出現電影放映活動,至六、七十年代,戲院便超過100間1。當年其中一家大型戲院是位於秀茂坪的金茂坪戲院,1978年戲院開幕時邀請了多位影視紅星如白彪、潘冰嫦、艾飛、廖淑儀、芬妮等親臨現場,場面盛大。在秀茂坪長大的關達權說,小時候最期待一家人到金茂坪戲院看電影。他憶述七十年代戲院熙攘如市集,「戲院外聚滿小販,賣竹蔗、魚蛋、炒栗子……以前會買蔗入去一邊咬一邊看戲。」對戲院情景記憶猶新,對主角劇情卻印象模糊,他笑說:「小朋友不懂電影,只享受有食有玩的過程。」
像金茂坪一類大型戲院多為單幢式建築,影廳座位逾千,劃分成堂座和超等,堂座再分前、中、後座。堂座票價約十多元,超等約廿多元。關達權坦言當年一家六口總動員看電影屬奢侈活動,「平均幾個月看一次,儲夠錢才去。」在小朋友眼中,金茂坪戲院是豪華地標,「一上樓梯就有盞大水晶燈,在整個秀茂坪、觀塘區是一絕。」
像金茂坪一類大型戲院多為單幢式建築,影廳座位逾千,劃分成堂座和超等,堂座再分前、中、後座。堂座票價約十多元,超等約廿多元。關達權坦言當年一家六口總動員看電影屬奢侈活動,「平均幾個月看一次,儲夠錢才去。」在小朋友眼中,金茂坪戲院是豪華地標,「一上樓梯就有盞大水晶燈,在整個秀茂坪、觀塘區是一絕。」
影院模式轉變
迷你戲院的誕生,令香港電影院在八十年代面臨經營模式的轉變。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節目)陳彩玉說:「年輕人追求多元化選擇,大型戲院座位動輒過千,卻只放映一齣戲,若劃分成多間影廳,營商風險減少,觀眾選擇更多。」據香港戲院商會資料顯示,1993年全港影廳總數接近200間,其時迷你戲院幾近取代舊式戲院。金茂坪戲院亦因秀茂坪邨重建,生意大受影響,因而於1992年結業。
親歷兩代影院交替的陳彩玉表示,觀影經驗是社會文化倒影,「以前看電影有種儀式感,預先排隊買預售票,一家大小打扮一番。現在入戲院很隨意,穿拖鞋是平常事,從中可看出文化轉變。」
發展巨輪在轉,舊式影院難免轉型。此刻,空置三十年的金茂坪戲院,即將在華懋集團的規劃下重建為電影文化中心,以支持香港電影業持續發展,同時為秀茂坪及鄰近社區市民提供新的聚腳點,為該區注入新生命及活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型戲院熱鬧盛況
多位影視紅星親臨現場,慶賀金茂坪戲院開幕
金茂坪戲院的票價牌
金茂坪戲院將重建為電影文化中心
-
迷你戲院改變了香港電影院的經營模式
-
電影《一秒拳王》於屯門巴倫紐戲院舉行謝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