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坊把「綠在區區」所收的飲品盒在本地廠房打漿,然後送到內地和越南製成廁紙或包裝用紙等,再運回港出售。另一位創辦人葉文琪(Harold)強調:「建立循環經濟是我們的初衷。透過資源再造,可以減少地球的負擔。」
在回收業屬「半途出家」的這對拍檔,回顧當初貿然於元朗設廠,笑說:「我們必定是瘋了。」 可幸一路上遇到不少有心人,不吝分享經驗和技術之餘,還主動提出協助;因緣際會下,更找到一拍即合的造紙廠,實現了他們立志推行的循環經濟。
豈料,開業不到半年疫情來襲,大眾對衛生的憂慮,難免影響回收。到了去年,正當營運回復正軌之際,元朗廠房不獲續租,唯有另覓地方,最終敲定落戶粉嶺。但因舊廠的機械設備大多是度身訂製,僅三成組件可重用,施工期間更遇到技工短缺等問題。
相片:盧智聰(左)、葉文琪(右)
面對重重難關,二人未曾言敗。Nigel 及 Harold 歸功於市民的支持:「紙包飲品盒回收需要大家拆開、清洗,之後放進回收箱,居然得到很多人的響應,短時間內養成乾淨回收的習慣,我們沒理由退縮。」
環保須合眾人之力,方可成事。故此,喵坊十分重視公眾教育。
除了回收,喵坊還會在廠內設教育中心和在學校舉辦造紙工作坊,最近更推出「喵巴士」,作流動回收兼教育點,啟發下一代。Harold 說:「學生參觀廠房後,多會自發回收,還會為家人立榜樣。」
環保不是口號,還需要大眾改變生活習慣,持之以行。連文首提到的六歲小孩也懂的循環之道,成年人還不身體力行?
當前頁0總頁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