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懋荔枝窩故事館今日揭幕 保存香港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不單是世上其中一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其歷史悠久的鄉郊村落文化亦使這片彈丸之地聞名海外。其中,位於新界東北的「慶春約」七村 — 荔枝窩、鎖羅盆、梅子林、蛤塘、小灘、牛屎湖和三椏村較為人所知。為幫助這些本地社區保存及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推出「同根.同源」計劃,同時支持這些村落進行活化。
作為計劃的一部分,華懋集團(下稱「集團」)與漁農自然護理署、獅子會自然教育基金及荔枝窩村培成堂攜手合作,開設故事館介紹慶春約的傳統,進一步保存這些香港珍貴的曆史文化。
華懋荔枝窩故事館今日(12月26日)舉行揭幕禮,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典禮上說:「地質公園需要政府、本地社區和不同持份者的合力支持及創新思維,才能取得佳績。我們期望政府部門、地質公園持份者和其他夥伴繼續緊密交流和合作,一起保育地質公園社區的曆史文化和環境,並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華懋集團代表說:「華懋集團以『至城以心 心之所在』理念建設社區的同時,一直關心社會可持續發展,並透過地方營造等方式為社區創造價值。我們很榮幸今次有份參與保育香港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希望有助大眾認識客家村落日常和文化,同時為社區帶來社會及經濟效益。」
獅子會自然教育基金主席譚鳳枝在揭幕禮表示,基金成立旨在支持自然教育及鄉郊保育,透過發掘地質公園社區的故事,讓遊客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荔枝窩村代表曾偉業則期望故事館有助訪客親身體驗慶春約七村的傳統客家文化,以及昔日村民簡樸多采的生活。
由華懋集團資助成立的故事館,以四大主題呈現客家村落文化,分別是生活作息、婚嫁習俗、傳統醫術及客家歌曲,透過帶訪客重回昔日繁盛時期的慶春約村落,讓年輕一代認識七村的曆史文化。故事館所在的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曆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得最完好的鄉村之一。這個外圍有風水林及紅樹林的客家村莊有三百多年曆史,1960年代前,人口最鼎盛的時期有超過1,000人居住,村屋以三縱九橫形式依山勢排列,前低後高,共二百多間,外築圍牆,別具特色。其鄉郊文化景觀更榮獲「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