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此乃专题故事不代表集团立场
2023年02月07日
不吃不喝不旅行不靠父干,香港人今天置业上车要23年才有资格。与祖先辈相比,他们只消一个夏天,毋须按揭毋须打桩就地取材就可创建出胜过纳米楼的安乐窝。说的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泥砖建屋技术。为了解客家泥砖屋文化兼出一份力,不少朋友参与了「荔枝窝客家泥砖制作暨修复分享工作坊」,卷起袖子裤管亲自动手亲自接「触」,制作泥砖。
泥砖其实是什么?为什么客家人又要以泥砖建屋?这个要简单讲讲客家人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客家人最早在北宋末年为避外族入侵,由中原(洛阳一带)南迁至赣闽粤交界,即是今天的江西、福建及广东一带甚至香港范围,迁入香港最早有邓、彭、林三族。由於客居异域,因此被称为客籍或客家人。元朝、明朝以至清初复界令等,陆续有不同姓氏客家人迁入。
泥砖其实是什么?为什么客家人又要以泥砖建屋?这个要简单讲讲客家人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客家人最早在北宋末年为避外族入侵,由中原(洛阳一带)南迁至赣闽粤交界,即是今天的江西、福建及广东一带甚至香港范围,迁入香港最早有邓、彭、林三族。由於客居异域,因此被称为客籍或客家人。元朝、明朝以至清初复界令等,陆续有不同姓氏客家人迁入。
客家人刻苦耐劳,抵港后垦辟荒地并务农为生。荔枝窝以及其周边庆春约七村锁罗盆、梅子林、蛤塘、小滩、牛屎湖和三桠村,皆为客家人到来开垦之地。60年代最鼎盛时人口过千。虽说客家人刻苦耐劳、靠山吃山,问题是荔枝窝早期是林地一遍,无毡无扇,神仙难变,如何建出冬暖夏凉的安乐窝?靠的是客家泥砖技术。
顾名思义,客家泥砖的主要建材为泥土,具体制作是以黏度高的泥巴混合稻壳、稻杆及沙等天然材料,再揉搓混合。古人在制作泥砖前先以木制作方型木框,在木框上 洒点稻壳以便晒干后取出,接着倒进混杂稻杆的泥巴。最重要是用双手填满木框的四个角落,再整个填满架框并以木桩夯实压实,最后取出木框让泥砖晒干。由於泥砖要一砖一砖堆砌建屋,所以四角不平整的话将来建屋也容易东歪西倒。
泥砖的缺点是没有经过窑烧,承载力较低,用於建筑则只能盖一两层的房屋。但泥砖的优点却多不胜数,包括泥砖是良好的吸热体,加上散热时间长,有助把日间的热力暂存并在夜间消散, 平均日夜温差过大的问题。
泥砖的好处包括:
- 就地取材:以泥土混合稻干、沙等天然物料
- 施工简易:由日照自然风干,不用炉火烧制
- 造价低廉:就地取材,运用简单的工具
- 冬暖夏凉:泥土吸热慢,散热慢,具隔热及保温功能
- 节能环保:崩塌或重建时,泥砖可重回土地或循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