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前,这条属黄河分流的河道,不但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每逢洪流,更会冲散河岸泥墩和树干,令学生不能返校,长者未能与亲友相聚,更会发生伤亡意外。幸好有一众来自中港两地大学的义工,来到这偏远的毛寺村,就地取材,没有大型机器,只靠约六十双手,以石笼网箱及竹等物料,建成这座结实、 具持续性的桥梁,连接河道两岸。
「因为这个建桥项目是由建筑师主导,而非工程师。」前环境局局长、任职建筑师逾三十年的黄锦星说笑道。「在2005年,我们一伙来自香港和内地的义工,跑到这处偏远乡村,逗留了约一个星期,合力建成这座桥。」
相片提供:无止桥
建桥前,这条属黄河分流的河道,不但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每逢洪流,更会冲散河岸泥墩和树干,令学生不能返校,长者未能与亲友相聚,更会发生伤亡意外。幸好有一众来自中港两地大学的义工,来到这偏远的毛寺村,就地取材,没有大型机器,只靠约六十双手,以石笼网箱及竹等物料,建成这座结实、 具持续性的桥梁,连接河道两岸。
相片提供:无止桥
毛寺村建桥项目是一页前传,之 后无止桥慈善基金成立,多年来建成逾五十座人行便桥、二百多楝现代生土民居、六座农村社区中心。早前无止桥迎来多位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来港, 与香港中文大学师生合作,参与一个位于沙头角偏远村落的复育项目。
香港以高楼大厦闻名世界,但同时亦保留着大范围的自然郊野,当中不乏人去楼空的村落。在本港的东北地区,可见三、四百年前落成的客家村群,曾经热闹过,繁盛过,但大量村民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相继离家,甚或移民英国,当地因而变得凋零冷清。
相片提供:无止桥
约在十年前,不少移居外地的村民回乡寻根,令到当地客家村落荔枝窝重拾生气之余,项目更在2020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殊荣。受荔枝窝复修所启发,由黄锦星领导的无止桥,遂接力推动附近另一村落榕树凹村的复育项目。
相片:香香屋 (旧照)
相片提供:无止桥
坐落于榕树凹村的香香屋,本是一座濒危建筑。无止桥及赞助项目的华懋集团,并非单止要保育香香屋,而是要复修这楝村屋,成为具实际功能的村庄核心,以催化当地的活化工程。
相片:荒废的香香屋 (现照)
相片提供:无止桥
黄锦星对环境保护、乡郊振兴等范畴充满热情,亦积极推动跨地合作和教育项目。这个由无止桥和华懋协力的项目,将可成为另 一个活化荒废乡镇的指标;毕竟偏远的榕树凹村,距离中环也只是约三十公里。
当前页0总页数0